第 216 章 密境圍獵

瞿昙楚自身想要離開琅嬛周天也就算了,為何要與大玉周天合作,他就這麽憎恨琅嬛周天嗎?

這一切事件究竟是否是琅嬛周天內鬼作祟,曾被她擊殺的大玉劍種,其身湮滅于寒雨澤,怎能将識憶傳遞回大玉周天,洞天威能絕不至此,難道是有人居中傳遞消息,将大玉周天的因果帶了進來?

無數問題頓時浮現于腦海之中,阮慈動作卻未有絲毫猶豫,轉身投入解身令主擲出的飛車之中,氣機與他相連,霎那間崩散為無數微塵,與虛空魔頭融為一體,向四面八方飄搖而去,大自在令主伸手一指,氣勢場中頓時奔流湧亂,無數低階魔頭從他袖中逃竄出來,向衆位玄修襲去,大玉周天的魔門修士似乎十分式微,此次前來的多是玄修,在阿育王境中畢竟不如魔修這般占據地利。否則這十餘元嬰圍剿四人,便是修為再高、手段百出,也再難言逃脫。

凡是劍修,一向最善攻伐,白發劍種伸手一揮,無數劍氣飛出,仿佛配合好的一般,正正出現在那無數魔頭的落處,這些低階魔頭,哪有還手之力,頓時被滅殺當場,劍氣又彙在一處,向着場中能夠逃離的寥寥幾個目标飛去。其餘元嬰,也都各施手段,他們早運秘法,場中所有氣勢連成一片,彼此呼應,驅除淩迫一切不屬于己方的氣勢,形成嚴密合圍,向場內那些蠕蠕而動的晦暗氣息迫近,俨然是勢在必得!

元嬰交手,兔起鹘落,剎那間便可分出高下,此時勝負之勢已定,衆人卻也不急着下殺手,而是望向那白發劍修,等他示下,白發劍修閉目感應片刻,伸手一指,劃過看似空無一物的宇宙虛空,只見一粒微塵一般的飛車,剎那間越變越大,終于恢複原型,白發劍修道,“劍使,可吝一語?”

車內悄無聲息,白發劍修靜候片刻,眉頭微皺,長指輕輕一動,将那飛車化作齑粉,只見車中空空如也,只有一縷雲氣緩緩飄散,他身側有人皺眉道,“天命雲子之氣?吳真人,看來琅嬛周天,這一代仍有人足以駕馭天命棋盤。”

吳真人白眸靜靜望着飛車,劍氣驀地從他周身炸出,将所有黑氣洞穿,引得此地天魔法則一陣動蕩,原本阿育王境中天然處于優勢的魔道法則,竟都被此人劍氣壓制得低迷下去。但黑氣散逸,一無所獲,休說阮慈,便連四大令主乃至蘇景行、明潮等人,都是鴻飛冥冥,不知去向。

“一擊未能得手,也是自然。”又有一元嬰修士走來,幽幽道,“劍使身系琅嬛周天氣運,按金龍所說,又是未來道祖,絕處自然逢生。”

他伸出手掌,讓掌中一絲扭動氣機飄到眼前,吹出一口涼氣,輕聲道,“讓小道破她氣運,增些勝算。”

那氣機顫抖片刻,驀地由阮慈飄逸道韻,變為這元嬰修士那幽渺難測、反複無常的道韻氣機,更是仿佛化為一根長管,往天外飄搖而去,那元嬰修士将長管湊到嘴邊,輕輕一嘬,卻并無動靜,他微微一怔,剛要說話,那條長管顏色突地閃爍起來,變換數次,驀地又化為阮慈那飄逸道韻,仿佛伸出尖刺,往那修士唇上狠狠紮去,竟是反客為主,乘這元嬰修士驚愕之間,從他體內将那最是飄渺難尋的氣運汩汩吸走!

變生突然,便是元嬰修士,也是片刻後才反應過來,此時待要撤去神通,長管又哪裏容得他如此輕松脫身?雖然斷去法力,但長管中驀地分出一線,又從他體內抽取法力,維系這冥冥中的玄妙聯系。

大玉衆真眉頭都是皺起,一人說道,“看來劍使那十二道基,有一階凝練的便是氣運之力,才可破去張真人此法。”

若是尋常金丹,連己身氣運都難以看清,更不說反過來汲取元嬰氣運了。吳真人冷眼旁觀,并不沮喪焦躁,而是順着那長管延綿方向望去,驀地以身合劍,化為遁光,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往前追攝而去,衆真這才恍然明白過來,張真人也不顧己身氣運流失,急急追在吳真人之後飛出,可惜彼方夷女也是狡詐非凡,片刻後便悄然撤去長管,吳真人只趕在長管消失前一刻,将長指搭上,将一道劍氣附上,目送其順着長管閃電般追蹤而去,片刻後輕輕搖搖頭,轉身道,“此女已化解劍氣,将其中精髓汲取轉化,她果然精通魔門吞噬神通。”

張真人面色微白,周身氣勢衰弱了不少,卻不是因剛才被汲取走的那點法力,而是氣運被掠之後的自然反應,也是按下遁光,四顧道,“此女不知所持什麽大道,生之大道竟可以吞噬其餘道韻麽?似有些不合情理。”

“那要看她如何闡發道韻了,她是未來道祖,道義闡發由心,只要切合宇宙真實,便可獲得反饋,卻又和我等不同了。”

吳真人淡然道,“散開人手,盡管追去,張真人氣運已低,不妨暫回大玉周天修行。阿育王境和大玉周天的連接剛剛穩定,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,足夠我們将此地完全攻占,請來洞天入內。”

衆真似乎均以他為首,聞言一聲應諾,各自井井有條地行動了起來,有人往來處返回,有人向遠處追去,氣勢場中諸般氣勢鏈接展開,雖然并不如剛才那般盛氣淩人,但也将所過之處逐一點染,留下種子,若是阮慈等人經過,便可在第一時間引起注意,調動攻勢。只要人數夠多,終有一日可以将阿育王境完全侵占,到了那時,劍使衆人還不是插翅也難飛?

吳真人淡眸遠望虛空,薄唇微微牽起一絲笑意,似是已看到了阮慈束手就擒那一日,淡道,“未來道祖?不持生之大道,只有死路一條,她拔不了劍的。”

話音剛落,便聽得氣勢場中一陣湧動,仿佛是發覺了琅嬛蹤跡,衆真人周身靈炁四溢,一個個化身落下,都有金丹頂峰修為,往那處趕去,只需要拖延一瞬,确定動靜真假,便可讓本體及時做出回應。

魔門中人,最是狡詐,數日之內,感應被觸動了上百次,都未有一次真正捕捉到劍使身邊之人,便連劍種感應,也被模糊屏蔽,這阿育王境何等廣大,看來一時半刻,是尋不到劍使了。吳真人也不焦急,只是按部就班,等候大玉援兵來到。

此時此刻,星海虛空之中,阮慈衆人卻也是終于重聚——他們對瞿昙楚也并非全無防備,事前亦預備了瞿昙楚和大玉周天早勾結的可能,借助法勝令主的一門神通,當時衆人所在方位,可以說是在瞿昙楚身邊,卻也可以說是不在瞿昙楚身側,而是在附近一處隐秘禁制之中。衆人各自都在禁制之中留了一樣氣機相連的重要法寶,也是因此,也是懼怕其中一人失手被擒,連累其餘,因此各自藏身,還約定了種種手法,以此互相鑒別。

魔門神通往往如此,只需要事前有所準備,便極難捉拿,瞿昙楚便是這般,神魂俱滅,卻偏偏還是逃離了一絲本源。而衆人當時也是各自被轉移到擇定的禁制之內,秦鳳羽、明潮等便在原地不動,等候衆人前來尋找,蘇景行和胡惠通可以身化魔氣,與阮慈先行互相尋找,又去找到大自在令主,這才與法勝令主、法華令主會和,解身令主也接上秦鳳羽。都是化為蚊蚋一般的魔頭,随風緩緩漂流,十數日之後,才來到約定地點,商議日後行止。

鑰匙已失,而且是只差臨門一腳,卻終究沒能奪到手中,衆人自然十分沮喪,但也都是心智堅韌之輩,十數日來都已想通,阮慈道,“雖然這枚鑰匙丢了,但周天中肯定還遺留有氣運相連之物,否則阿育王境只怕也該和琅嬛周天脫離聯系了。此時我在這裏,周天中不論如何都會設法前來尋我,不至于就真的回不去了。”

衆人也都想到此節,蘇景行道,“不錯,此時要想的是如何逃過大玉這些元嬰修士的追捕,別看此時這張網還十分粗疏,漏洞不少。但倘若是假以時日,我們只怕不易走脫。”

大自在令主沉聲道,“只怕這也不是他們的全部實力,劍使在寒雨澤中也見過大玉來客,可有什麽感觸?”

阮慈沉吟道,“只覺得他們行蹤詭秘,便是低階修士,所知也比我們這邊同輩要多些,而且十分果敢,前赴後繼,有一種琅嬛周天缺乏的氣質。”

“那是因為琅嬛周天宗派林立,争鬥頻繁,而大玉周天似乎已完成一統。”法勝令主難得開口,語調也是有些發沉。“太微門數千年前起,便有一統天下的野心,似便是因為刺探到了這個消息。周天既然已經一統,那麽必然是如臂使指,前赴後繼,有一種令行禁止的風采,不像是我們琅嬛修士,便是在險境中也要留三分心眼,以此自保。”

秦鳳羽在四大令主跟前,一向是留神聆聽居多,此時卻也禁不住輕呼道,“那這可就糟糕了,既然周天一統,各洲陸想必也就不設法陣,不論是傳信還是尋物,都要比我們琅嬛周天快捷許多,他們找鑰匙、送人進來,一定是比我們更快的。看來或許我們這裏的援兵遲遲還未至,大玉周天便是張開天羅地網,令我們插翅難逃了。”

衆人你一言我一語,商議下來,都知道前程不妙,應招卻是寥寥,第一個自然要設法整合鼓動阿育王境其餘魔修,攻伐大玉玄修,第二個便是能不能如瞿昙楚一樣,随一些其餘周天的修士,暫且先往外逃走,不落在大玉周天手裏,那還猶存一絲回歸希望,第三個則還是要着落在拔劍上,大自在令主道,“若是劍使能夠拔劍,東華劍一擊,固然會耗損巨量元氣,但非洞天修士也難以抵擋,劍使又精通吞噬轉化之法,那便完全是另一回事了,甚至可反過來獵殺那大玉劍種,吞噬他身上那片真靈,為東華劍恢複少許威能。”

阮慈自然也想過這點,對一般劍使來說,從拔劍到揮舞東華劍發出全力一擊,也是漫長道路,但對她來說卻并非如此,只要四大令主鼎力相助,她發出一劍不成問題。這一劍倘若将東華劍威能全部激發,休說元嬰劍種,便是整個阿育王境說不定都會因此坍縮,只是此前嘗試一次,便是重傷而返,此時卻不宜逞強,沉聲道,“話雖如此,但一旦拔劍失敗,又要數十年才能複原,從時間來講,只有嘗試一次的機會,而我此時心中又無甚欲求,貿然嘗試只怕也是徒勞無功。”

說來,她此刻神念也依然未複,還要靠大自在令主為其輸入魔氣,可見越階神通耗損之大。

這都是衆人已經知曉的消息,若無意外,也不可能改變,四大令主也不驚詫,彼此互相望着,仿佛私下正在交談,卻仿佛已是彼此心照,四人面上先後流露神秘笑意,似乎都是達成默契,倒惹得金丹幾人一陣疑惑。

“此也無妨,總之在絕境以前,劍使還有一次嘗試的機會。”

大自在令主微微一笑,打破沉寂,安詳說道,“身處絕境,劍使心境或許也會有天翻地覆的變化,到那時你也一定會再嘗試一次,因此且先不用憂慮這個。再者,也不是沒有別的辦法。”

“此前聽明潮和秦道友閑談時,曾聽他說起過阿育王境深埋的魔王道統,那是阿育王境的本源所在,倘若能将道統尋到繼承,把本源煉化,自然也就能将大玉修士盡數滅殺在此。”

解身令主笑着一指衆人,“我們有六位魔修在此,至少就是六次機會,若能尋到道統,至少還可掙紮片刻。”

如此說來,至少還有三種脫困的可能,可以同時嘗試,一面等、一面逃,一面修行,只要有一條路成功,便可脫身回去。雖然前路依然極其艱難,希望也異常渺茫,但衆人面上都松快不少,只秦鳳羽翹起小嘴,有些不快地道,“元嬰修士,竟還偷聽我們說小話,還是八只耳朵一起偷聽!”

解身令主面上一陣蠕動,忽然長出層層疊疊的小耳朵,笑道,“又何止是八只呢?”

這畫面十分可怖,阮慈和秦鳳羽都出言阻止,衆人聊發一笑,也是苦中作樂,便動身去接明潮——他到底并非琅嬛修士,因此八人也是不約而同,留了個心眼,商議完了再去找他。

宇宙風一陣一陣,吹拂不停,極其微小的粒子之中,隐有一輛小小飛舟,原來衆人慣使的飛車也折在之前那處了。這飛舟還是秦鳳羽從某個魔修手中奪來,窄小逼仄,只能收斂氣勢,藏于其間。

這方便令主護持,但阮慈在其中卻不好入定修行了,在船艙中抱膝而坐,打望着窗外風景,在心底回味着剛才将道韻攻伐之法運用在氣運之上,反過來從大玉修士身上褫奪氣運的經歷,又想到自己此次出山,經歷之奇、之險,也不由失笑,對秦鳳羽道,“如何能想到我們這些人,在此地竟會如此精誠合作呢?四大令主受我拖累,被帶到此間,卻又反過來如此周到熱誠地護着我,真不知是為了什麽。”

秦鳳羽眨眼笑道,“大約是他們都歡喜你吧。”

其實兩人心知肚明,自然是因為阮慈代表的東華劍,四大令主無非是為了回護琅嬛周天,否則早該和瞿昙楚一般逍遙離去,任他們在此地浮沉求生。便是琅嬛周天下一刻便化為齑粉,又和他們這些元嬰後期的魔修何幹呢?

卻偏偏正是魔修撐着此時阮慈回歸前路,她将一路經歷回想起來,心中也是充斥這一股說不清的情緒,只是按下不提,随意笑道,“大玉修士的确有一股琅嬛周天不具備的氣質風采,但我覺得琅嬛修士卻也不差,雖說功利算計,但也自有一股豪情,一股狠勁。我們琅嬛周天的修士,不到最後一刻,不試過最後一個辦法,心中是決計不肯認輸的,是也不是?”

其實若是換了大玉周天的修士在此,想來也會嘗試到最後一條道路,只因這是最理智的做法,但或者是因為那白發元嬰的影響,阮慈卻覺得大玉周天的修士雖然令行禁止,但卻也冷冰冰的,少了一絲人味,心中的感情遠沒有琅嬛修士這般豐富。琅嬛修士,便是已臻入元嬰,面上仍有喜怒哀樂,這和那沉靜如水的道心并不矛盾,同時存在于內景天地之中。

不成道祖,終為虛無,這無數修士,将來終有一日都是要歸于虛無,到那一日,多經歷些大喜大悲似乎也沒什麽不好。秦鳳羽不知是否也想到了這一點,笑道,“不錯,大概我們琅嬛周天的人,要比他們有勁一些。卻不知其餘周天又多是什麽氣質,倘若有一日可以遍游宇宙,探訪四方風光,那便好了。”

兩人相視一笑,又見蘇景行和胡惠通面上也有向往之色,不免也是打趣兩人來此早了,倘若是元嬰後期進來,便可随瞿昙楚而去等等。胡惠通急于為自己辯解,蘇景行卻道,“我若是元嬰後期,說不得便真個不回去了!”

雖是風雲詭谲,生機渺茫,但這小小船艙內,卻是歡聲笑語,仿佛完全忘卻了前路憂愁,阮慈聽了一刻,只覺得心裏暖洋洋的,仿佛那諸般識憶之中,又多添了一股感動,不由暗道,“青君青君,你生來便是道祖,高高在上,俯視衆生,這般情致,你可曾也感受過麽?”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