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費聞川的打算◎
霍燃到了公司, 囑咐沒有特別重要的事不許打擾,爾後關起辦公室門,點開費聞川傳給她的資料。
這份名為《古地球文物開發計劃書》的文件足有上百頁, 霍燃卻沒有絲毫不耐, 逐字逐句進行閱讀。
“古地球,一個聽起來似乎有些陌生的名字, 卻是孕育人類文明的搖籃。盡管人類已經離開古地球許多年,但文明的根仍留在那顆藍色星球……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不應該就這樣被掩埋、被破壞、被遺忘,作為人類文明的直接收益者,我們或許應該做點什麽,繼承和守護這段珍貴的文明遺跡。”
霍燃忍不住拍案而起。
這段文字簡直寫進她心坎裏!
都說大宇宙時代的來臨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轉折點,人類花了一百五十年的時間徹底完成從地球向宇宙的移民, 歷史課本上将其稱為“人類歷史新紀元”。
當下許多人為這段如《出埃及記》般的傳奇故事感到自豪,事實上,如果熟讀當年的文獻資料, 就會知道“出地球記”的故事被過度矯飾。
根據現存的影像文字資料顯示,當年的人類在告別家園時,遠沒有應微導演的《新家園》裏表現得那樣從容不迫, 甚至透着幾分落荒而逃的意味。
那時,古地球因生态日趨惡化,各種災難頻繁, 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, 發展到後來,連最固執的那一部分“留守派”也不得不放棄家園, 向外太空逃離。
當時的航空技術遠不如現在這樣成熟, 星艦裝載量有限, 許多人只帶上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, 至于諸如房屋、汽車這樣難以搬運的固定資産,就只能留在古地球上。
被留下的還有見證了人類璀璨文明的歷史遺跡,萬裏長城,埃及金字塔,以及各種各樣的神廟和陵墓,這些帶不走的人類文明奇跡,都被永遠留在即将被災害吞噬的古地球。
當然,也不能過分苛責當時的人類,在死亡的威脅面前,放棄文明要比放棄生命容易得多。
而當文明的根被動搖,之後的崩塌似乎就變得理所當然。
大宇宙時代早期,人們還希冀着有一天能重返家園,努力尋找辦法修複古地球生态。可是當越來越多的宜居行星被發現,古地球的關注度越來越低。
如今,已經很少有人會關注這顆蒙塵的藍色星球,更別提那些遺忘在古地球上的文明遺址。
重新尋回人類文明的根,這是古地球研究的意義之一,也是包括霍燃在內的古地球研究者始終秉持的一大信念。
但是!太難了,真的太難了!
古地球至今仍是聯盟唯一被評定為D級星的星球,可見其生态治理難度之大。
其實,以聯盟當前的科技水平,并非沒有完全沒有把握修複治理古地球生态,但聯盟并沒有這麽做,畢竟這不是筆劃算的買賣。
人類連一整顆星球都可以放棄,更何況星球上殘留的文明遺跡呢?
所以,當聽費聞川親口說出古地球文物開發計劃時,霍燃差點以為對方在拿自己尋開心。
對于費聞川其人,霍燃接觸過許多回,也聽說過不少關于他的傳聞,對他也有相當的了解。
他絕對是天生的投資家和領導者,頭腦清醒,目光長遠,情緒平穩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他從不做賠本的買賣。
有好事者曾統計過,自費聞川接手晨星集團以來,開拓的每一項新業務,平均回報率高達150%。以至于業內都形成共識:生意上的事,跟着費總走,總沒錯。
像他這樣的人,怎麽會願意投資這樣一個似乎虧定了的項目呢?他不怕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嗎?
面對她的疑惑,費聞川并沒有遮遮掩掩,而是承認自己在該項目上的冒險。
他坦白,該項目能否成功,他其實也沒有把握。
但他情願冒着極大的風險也要做出這樣激進的決定,是因為他計算過,萬一該項目真能做成,将會收獲驚人的利益,那個數字,足以讓99.99%的人心動。
當然,高收益的代價是高風險,費聞川承認自己也沒什麽把握,甚至做好了徹底失敗的準備。
至于他為什麽選擇開發古地球文化古跡,還與重啓公司的第一個項目桃花源app有關。
費聞川直言不諱,承認自己對古地球文物開發項目的興趣,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受桃花源的影響。
回到當初的大學生創業大賽上,他從報名的若幹項目中選中一款不起眼的冷門app進行投資,桃花源因此一躍成為地圖類軟件中的黑馬,風光了好一陣。而這個成功的案例,又成了他“獨具慧眼”的一大證明。
桃花源的大獲成功讓他敏銳地意識到,幾乎被人遺忘的古地球其實具有巨大的商業開發潛力,如果用得好,未必不能成為吸金利器。
更妙的是,目前市場上幾乎沒有人意識到這點。這意味着在這個領域,存在一大片藍海等待人去開拓。
至于要開拓什麽項目,費聞川同樣受到桃花源app的啓發,初步打算是修複古地球上的歷史文化遺址,重新開發這些一度赫赫有名的景點。
直到他深入了解古地球的現狀後,方知在古地球如此惡劣的環境下,原地開發文明遺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。
如果就這樣輕易放棄,那就不是費聞川。
他很快就調整思路,在保持大方向不變的基礎上,另?????尋适合的行星,通過把古地球上殘存的文明遺址搬運其上,重新建立起一座充滿古地球風情的“新地球”。
得到聯盟有關部門的支持後——對聯盟來說,古地球實是個累贅,非但産生不了利益,反而要源源不斷往裏仍錢,還不如趁此機會死馬當活馬醫,如果晨星集團真能做活這個項目,也算皆大歡喜——費聞川就開始布局在古地球上的商業戰略。
他專門投資了古地球科考隊以及古地球空間站,還親自前往古地球進行實地調研考察。
事情的發展比他預想中的要順利,也不知道是不是上天都有意幫他,各項數據表明,古地球的生态環境近年來有改善的趨勢。雖然還不足以讓古地球恢複原貌,但至少能減輕文物挖掘搬運的風險。
于是他更加關注古地球的動向,并親自上陣指揮古地球文物開發計劃,只是一切都在暗中進行。
之所以不公開,是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當下的處境。
所謂高處不勝寒,“投資明燈”這個稱號帶來的不僅是榮譽,更有無數雙眼睛在時刻盯着自己。
随着晨星集團的日益壯大,費聞川身上的“神話色彩”愈發濃厚,只要他表現出對某商業項目的興趣,哪怕只有一點點,都會引來衆多關注,沒少發生各類截胡或者坐地起價的惡性競争事件。
既然他決定要做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,在塵埃落定前,要盡可能防止洩密的意外發生。
同時,他的父親,晨星集團董事長,作風偏于保守,是不會同意兒子冒這麽大風險去做一個失敗可能性很大的項目。
但這也導致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,人手不足。
因為他的刻意隐瞞,哪怕在晨星集團內部,也只有極少數深受他信任的高層才知道這個項目的存在,可惜他們雖然忠心耿耿,也具有不錯的商業手段,但對古地球卻絲毫不了解。
而那些古地球研究員正好相反,提起古地球相關知識,他們頭頭是道,但在商業上卻是一竅不通。
要找到一個既懂專業知識,又懂市場運營的專業性人才不容易,在費聞川認識的人中,正好有個非常合适的人選,便是霍燃。
且不說費聞川對古地球的關注是受桃花源的啓發,光是重啓公司在商業上一系列亮眼的表現,足以讓他對霍燃産生濃厚的興趣。
別誤會,這種興趣沒有半點旖旎色彩,純粹出于商業大佬對新起之秀的欣賞。
在費聞川看來,霍燃其人非常有意思,叫人完全猜不透她的想法。
說她懂商業吧,她的每一項舉措每一個決定,都超乎正常商業邏輯。
可說她不懂吧,偏偏那些項目最終卻都能取得不錯成績。
但不管是運氣好還是什麽原因,霍燃一次又一次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她的能力。
在經過慎重考慮過後,費聞川向她抛來橄榄枝。
既然主動求合作,自然要有足夠的誠意。費聞川對霍燃做出承諾:不管最終項目是成功還是失敗,該給她的,一分都不會少。
霍燃卻表示,她可以不要任何回報,只有一個要求:她要入股。
這個要求在意料之外,仔細想想,又在情理之中。
據費聞川判斷,霍燃其人,賭性極大,越是不可能、風險越高的項目,她越有“下注”的興趣。
經過一番權衡,費聞川表示同意。
一來,項目組的确需要霍燃這個專業人士的幫忙,除了她以外,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适合的人選。
二來,這個項目投資數額極大,即便對于晨星集團這樣龐大的商業機構來說,想要獨享還是有些吃力。重啓公司如果入股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他們緩解資金壓力。
于是,霍燃才拿到這份《古地球文物開發計劃書》,有機會坐下來仔細閱讀。
根據《計劃書》的規劃,整個開發項目共分為三個階段進行。
首先是準備階段,主要任務是尋找一顆各方面條件适合的行星作為“新地球”,同時也要對古地球上現存的歷史遺址進行勘察,确定其是否有轉移修複的可能性。畢竟如果主體損壞過于嚴重,那麽即便搬運也沒什麽意義。
勘察古地球歷史遺址的整體情況,可以認為是整個項目中難度系數最大的工程之一。
原因自然與古地球極度惡劣的生存環境有關。別說這種需要深度作業的勘察工作,就算正常的人類活動,也要擔心會有突然遭遇風暴、輻射、地震、洪澇等災難的危險。
在其他星球上一天就能完成的勘察工作,在古地球上,得多花幾倍的時間才能完成。
而由于經費不足,古地球勘察隊隊員的收入水平只能算一般,導致從事這項工作的專業人手嚴重緊缺,同樣拖累了勘察工作的進度。
偏偏古地球不比其他行星,因為這是聯盟唯一的D級星,這意味着只有考取高級探星證的人才有資格登上古地球。
這樣的人本就不多,其中能進行勘察工作的就更少,就算費聞川想使用“鈔能力”,有錢也沒地花。
好在近一兩年古地球生态有所好轉,勘察工作的開展環境要比過去友好,否則這個項目還能不能進行下去也是個問題。
在一切都準備就緒後,便是搬遷階段,再之後是文物修複階段。等全部流程都走完,時間單位起碼得以“年”來計算。
這也是為什麽連費聞川這樣的人都承認該項目風險性極高,前期投資大,建設周期長,中途易受不可抗拒因素和意外事故的影響,就算一切順利,按正常情況,回本恐怕也得等上幾年。
但對霍燃來說,這吞金獸一般的項目簡直是為擁有系統的她量身打造,只恨沒早點答應費聞川的邀請,否則她還至于成天煩惱該怎麽花錢嗎?
好在現在合作也不算晚。
當日,霍燃在辦公室待到很晚,第二天一早,前去拜訪晨星集團。
她來不及提前預約,不過很快就見到費聞川。事後她才知道,此君是臨時從某場內部會議中途退出。
費聞川有些意外霍燃這麽快就會再次出現,這說明她昨天一定是通宵讀了那份計劃書,也證明她合作欲望之強烈。
嗯,這是個好預兆。
“費總,你我時間都寶貴,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。”霍燃單槍直入,快言快語,“我問你,你最高能接受多少投資?”
費聞川眉峰輕輕一跳,随後唇角提起,露出面對大客戶時才有的禮節性的微笑:“據評估,古地球文物開發項目投資将超千億,晨星集團起碼要占90%的股份。”
絕對控股權,費聞川說什麽也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,否則即便人才再難得,費聞川也不會讓霍燃入場。
也就是說,霍燃至少能有100億的投資額。
100億星幣,現在的霍燃是拿不出來的,不過她一點都不怵。有系統在,別說100億,恐怕連1000億也不是大問題。
費聞川也沒指望霍燃立馬能掏出百億現金,畢竟連他都做不到。
霍燃點點頭,面上沒有絲毫為難,又問:“是否接受分期出資?”
費聞川:“只要保證及時打款。”
“那我沒問題了。”霍燃當真不再提問。
費聞川談過許多項目,卻很少見到霍燃這樣爽快的合作夥伴,她答應得這樣利索,難道就不怕自己被人賣了?
察覺到對方落在自己身上的視線,霍燃笑:“我相信費總的人品,也相信晨星集團的金字招牌。”
“合作愉快。”雙方各自在合同上簽下自己的名字,霍燃主動伸出手。
費聞川愣了一下,依稀想起兩人的第一次見面,談的是桃花源app的合作事項。
同樣是在這間會議室,甚至連座位的順序都沒變。
不一樣的是,那時是晨星集團要注資桃花源,而現在,變成重啓公司投資古地球文物開發計劃。而霍燃的态度,也從一開始的被動消極,變為現在的主動積極。
可見命運這玩意兒,有時候真的很奇妙。